倒置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倒置顯微鏡的組成和普通顯微鏡一樣,只不過物鏡與照明系統顛倒,前者在載物臺之下,后者在載物臺之上,用于觀察培養的活細胞,具有相差物鏡。
區別兩者的辦法:物鏡在載物臺下面的是倒置顯微鏡,在上面的是正置顯微鏡,如果你手邊有正置倒置顯微鏡你還可以發現倒置顯微鏡的載物臺比正置顯微鏡的大——主要是一般情況下倒置顯微鏡的標本或者標本載體都比較大,所以需要一個更大的載物臺。
由于倒置顯微鏡的光源、聚光鏡、物鏡的位置和正置顯微鏡相反,所以才以“倒置顯微鏡”命名。
觀察樣品的區別:
正置顯微鏡一般用于觀察切片、涂片、推片等比較薄的標本,且標本載體都比較小比較薄,一般以玻片為主;倒置顯微鏡一般以培養細胞等標本相對比較厚,標本載體比較大(培養瓶、培養皿等)或者需要在標本上附加動作(顯微操作等)的觀察為主;
顯微鏡后來的發展中增加了很多觀察方法,其中光源上的增加由原來的單一的透射光變成了透反射兩種照明方式;這兩種照明方式在正置倒置以及體視顯微鏡上都是可以實現的。所以正置和倒置顯微鏡都可以通過透反射光源成像。
由于倒置顯微鏡一般情況下標本載體比較大比較厚,所以倒置顯微鏡上面一般采用長工作距離物鏡,但是如果你要在倒置顯微鏡上看玻片什么的,用一般物鏡也沒什么的。所以物鏡上正置和倒置是通用的。相對差別比較大點的是聚光鏡,倒置顯微鏡上為了保留比較大的操作空間,聚光鏡一般都采用長工作距離聚光鏡,這種聚光鏡和正置顯微鏡的聚光鏡是不能替換的(工作原理上是可以替換,不過所有廠家的正置倒置顯微鏡聚光鏡安裝位置的卡扣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也沒辦法替換)。
正置倒置顯微鏡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在于光路的擴展:一般情況下正置顯微鏡在觀察筒位置可以做分光路,一般就一個,多則兩個;而倒置顯微鏡的光路擴展是在機身底部的內部,根據需要可以擴展左右后三個,甚至可以分層設計出前后左右,除開這些光路,在倒置顯微鏡的觀察筒位置,也還可以擴展光路。
使用方法
開機
接連電源,打開鏡體下端的電控開關。
使用
- 準備:將待觀察對象置于載物臺上。旋轉三孔轉換器,選擇較小的物鏡。觀察,并調節鉸鏈式雙目目鏡,舒適為宜。
- 調節光源:推拉調節鏡體下端的亮度調節器至適宜。通過調節聚光鏡下面的光柵來調節光源的大小。
- 調節像距:轉三孔轉換器,選擇合適倍數的物鏡;更換并選擇合適的目鏡;同時調節升降, 以消除或減小圖像周圍的光暈,提高了圖像的襯度。
- 觀察:通過目鏡進行觀察結果;調整載物臺,選擇觀察視野。
關機
取下觀察對象,推拉光源亮度調節器至Zui暗。關閉鏡體下端的開關,并斷開電源。旋轉三孔轉換器,使物鏡鏡片置于載物臺下側,防止灰塵的沉降。
注意事項
- 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樣品后,要對接觸樣品部分進行清潔,防止造成污染。
- 在移動顯微鏡的時候,確保樣品已經拿走,防止樣品掉落或分散,一旦樣品被損壞,應該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 如果用其他的部件增加顯微鏡的高度,請保持顯微鏡的水平位置,防止傾斜與樣品滑落。
- 所有鏡頭表面必須保持清潔,落在鏡頭表面的灰塵,可用吸耳球吹去,也可用軟毛刷輕輕的撣去掉。
- 當鏡頭表面沾有油污或指紋時,可用脫脂棉蘸少許無水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3:7)輕輕擦拭。
- 不能用有機溶液清擦其它部件表面,特別是塑料零件,可用軟布蘸少量中性洗滌劑清擦。
- 在任何情況下操作人員不能用棉團、干布塊或干鏡頭紙擦試鏡頭表面,否則會刮傷鏡頭表面,嚴重損壞鏡頭,也不要用水擦試鏡頭,這樣會在鏡頭表面殘留一些 水跡,因而可能滋生霉菌,嚴重損壞顯微鏡。
- 儀器工作的間歇期間,為了防止灰塵進入鏡筒或透鏡表面,可將目鏡留在鏡筒上,或蓋上防塵塞,或用防塵罩將儀器罩住。
- 微鏡盡可能不移動,若需移動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撞。
- 不允許隨意拆卸儀器,特別是中間光學系統或重要的機械部件,以免降低儀器的使用性能。